跳转到主要内容
知乐诗词

主导航

  • 诗词首页
  • 古诗
  • 古词
  • 古曲
  • 文言文
  • 作者
  • 诗词分类
  • 谜语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绕口令
  • 祝福语
  • 笑话

面包屑

  • 首页
  • 大风歌

大风歌

刘邦
两汉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又作“大风曲”“大风诗”“汉祖有歌”。
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啊”。
威:威望,权威。
加:施加。
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安得:怎样得到。安,哪里,怎样。
守:守护,保卫。
四方:指代国家。

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
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6年)十月,淮南王英布起兵反叛;由于其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后他击败了英布,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徐州),把昔日的朋友、尊长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地即兴创作了这首《大风歌》。
在这首诗创作的前几年,新建的汉帝国相继经历了燕王臧荼、韩王信、陈豨的叛乱,如今英布造反被平定,但北面的匈奴虎视眈眈,国内反叛实力也伺机而动,整个国家摇摇欲坠。刘邦在这时返回到了故乡,想起了前半生的坎坷换来了如今的荣华,而各方势力又正欲把这个他亲手打造的帝国推向深渊,想必刘邦在吟唱这首诗歌时必是怀着一股被悲凉掩盖的豪气。

《大风歌》一诗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
此诗全篇只有区区三句,却包含了双重的思想感情,且出现别具一格的转折。其诗用大风、飞云开篇,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他与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战场上是如何歼剿重创叛乱的敌军,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运用大风和飞扬狂卷的乌云来暗喻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一个“威”字就是那样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各诸侯臣服于大汉天子刘邦的脚下,一个“威”字也直抒了刘邦的威风凛凛、所向披靡,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的那种巨无霸的冲天豪迈气概。但诗篇的着重点乃是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最后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写他的心情与思想,但这最后一句,刘邦没有继续沉浸在胜利后的巨大喜悦与光环之中,而且是笔峰一转,写出内心又将面临的另一种巨大的压力。这一句既是希冀,又是疑问。它显露了刘邦的无奈不禁叩问天下,有谁能为他守住这片江山之感慨,昔日的功臣一个个谋反,独留他这个老朽在此老泪纵横。

大风曲、大风诗、汉祖有歌
乐府
小学古诗
战争
散曲
  • 上一条:短歌行二首
  • 下一条:陋室铭
订阅 RSS源

形式

曲
词
诗
文言文

作者

李白
王维
苏轼
刘禹锡
李商隐
曹操
杜甫
杜牧
马致远
骆宾王
崔颢
张九龄
李益
王湾
谭嗣同
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
隋
唐
五
宋
金
元
明
清

标签

诗经
乐府
楚辞
差别
劝学
边塞
儿童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悲愤
悼亡
咏怀
爱国
思乡
咏物
爱情
田园
民歌
民谣
山水
怀古
咏史
更多>

关于本站  免责声明  联系方式

©2023-2025 知乐值 鄂ICP备202201582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