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知乐诗词

主导航

  • 诗词首页
  • 古诗
  • 古词
  • 古曲
  • 文言文
  • 作者
  • 诗词分类
  • 谜语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绕口令
  • 祝福语
  • 笑话

面包屑

  • 首页
  • 古诗
  • 昼居池上亭独吟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
唐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教诲:教益。
鹤仪形:喻君子的仪形。相传鹤是君子所化。
法酒:按官府法定规格所酿造的酒。世称“官酝”。调神气:调节精神。
性灵:性情。
浩然:形容心胸的开阔和滑荡。机:机会,时机。
几杖……铭:给几、杖作铭文。

在一个夏季的午后,独自一人来到池中的一个亭子上吟诗。
通过对池亭中蜂巢上的蜂子如何进行“教诲”的观察,退想仙鹤们为何有如此美好的仪形。
文明的饮酒之风可以使人调适精神,清正高雅的琴曲可以调养人们的性灵。
心胸开阔澹荡,毫无意义,当今为几杖作铭文,又有什么用呢?

这首诗约作于开成元年( 836年)刘禹锡分司东都之后。裴度罢相后,刘禹锡也被挤出中央,由礼部郎中、集贤殿学土出为苏州刺史,后又回京任太子宾客,太子宾客分司是个闲居,而他却愿竭诚为国效力,不愿就此终老,诗中正表现出他的苦闷和不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首联两句写出了一个恬静幽雅的环境,借以衬托诗人孤独闲适的情韵。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颔联写诗人的两个动作:看和想。并从所看所想的内容展现出诗人美好的心灵。池边花草丛生,蜜蜂飞舞。他静静看去,感到很受教益。蜜蜂一生不曾偷闲;对于敌害,它们群起而攻,万死不辞,临战从不退却。这就引起诗人深沉的思考。这里“蜂教诲”三字,说明诗人从蜂的勤奋勇敢受到启示。中国古代有“圣人师蜂”的说法。师蜂自励,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一联出句从“看”字引出,是实写;对句“闲想鹤仪形”则从“想”字着笔,是虚写。这里以“鹤仪形”为尚,修德至勤,表现了“身闲志不闲”的高尚情操。总的来说,这两句抓住蜂的勤劳勇敢和鹤的志趣高尚的属性,构成了鲜明的感性形象,是极耐人寻味的。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颈联进一步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古人饮酒,有的纯系纵情享乐,有的是为了消忧,诗人饮酒则是为了“调神气”,即调节精神。下句借清琴以陶冶性灵,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紧承上联仍从“静”、“闲”两字着笔。表面上写得恬淡闲雅,而感情的伏流并不平静。接受“蜂教诲”,应该勤奋工作,勇于为人;取法“鹤仪形”,应该进德修身,心存社稷。但诗人当时已被排挤出朝,无政可从。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使诗人深感苦闷。饮酒、抚琴,既表现了诗人不甘沉沦、在寂寞中力求振拔的精神,又是诗人娱情悦志、排遣愁绪的一种方式。渴望用世与琴酒自娱,从写形的角度来看,是相反的,矛盾的;而从写神的角度来看,又是相成的,统一的。颔联和颈联正是运用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诗人的美好情操。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尾联作达观之语,正好与“鹤仪形”相契合,不失为君子风度。但又以反问句作结,隐隐透出内心的不平。“浩然”是形容心胸的开阔和澹荡。“机”是机心。世人为了争权夺利,机心百出,刘禹锡无意于此,所以说“机已息”。给几、杖作铭文,往往有自警或劝诫之意。此诗末句暗用刘向《杖铭》之意,讽刺朝廷“有士不用”,而又不直接点破,只是说当今为几杖作铭,毫无意义。内心的不平,仅以反语微露而不使泻出,因而诗意就显得更为含蓄了。
此诗颔联和颈联相反相成、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诗人的美好情操,耐人寻味。尾联反语微露、含蓄深沉。透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刘禹锡的人格和不屈灵魂。

夏天
动物
咏物
  • 上一条:白鹭儿
  • 下一条:视刀环歌
订阅 RSS源

形式

曲
词
诗
文言文

作者

李白
王维
苏轼
刘禹锡
李商隐
曹操
杜甫
杜牧
马致远
骆宾王
崔颢
张九龄
李益
王湾
谭嗣同
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
隋
唐
五
宋
金
元
明
清

标签

诗经
乐府
楚辞
差别
劝学
边塞
儿童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悲愤
悼亡
咏怀
爱国
思乡
咏物
爱情
田园
民歌
民谣
山水
怀古
咏史
更多>

关于本站  免责声明  联系方式

©2023-2025 知乐值 鄂ICP备2022015829号-5